搜索到一篇说豆瓣的老帖子。。。。
我也想去豆瓣做。。。想去想去~~

【6/1/2006 6:34:00 PM】 来源:新经济导刊 作者:王少飞

  门户的力量是汇聚大众,但当小众群体聚集起来也会创造奇迹

  豆瓣不是菜,是一家Web2.0网站。

  在豆瓣上,你可以自由发表有关书籍、电影、音乐的评论,可以搜索别人的推荐,所有的内容、分类、筛选、排序都由用户产生和决定,甚至在豆瓣主页出现的内容上也取决你的选择。

  尽管豆瓣上评论的书籍、电影或音乐并不一定是当下最流行的时尚元素,但这些游离在畅销排行榜之外的非主流却吸引着数量庞大的小众群体。从2005年3月至今,豆瓣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17万。

  当越来越多的小众聚集在一起,豆瓣的商业价值也越来越清晰。豆瓣的用户体现在"精准"--目标寻求一致的客户形成了细分网络社区市场的最好基础。

  博客传播 聚集小众

  杨勃是豆瓣的"爸爸"。

  创立豆瓣的想法源于杨勃之前想创立一个"驴踪"的网站。热爱旅游的他,最初是在和朋友聊天时,大家说起来很多偏远的地方没有去过,那里的风景如何,怎样选择路线……因此杨勃想到了可以做一个大家互相推荐非主流旅游点的网站。

  但是,杨勃很快发现其实文化类的产品更适合这样的形式。因为每年出版的新书就有几十万本,没人可以读完所有的书,而书店或网站畅销排行榜上的书,确未必就是人们喜欢的,一些默默无闻却适合自己的书往往与我们擦肩而过。"我希望网站能够涵盖更多的人群,帮助大家去发现更多自己不知道但是有价值的东西,而且书和电影也是我的兴趣所在。"

  于是,豆瓣就这样诞生了。

  2005年3月,"豆瓣"悄悄地上线。杨勃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阿北,成为豆瓣的第一个用户,并且把自己喜欢的英文原著列了出来。因为没有做任何推广,之后的几个注册用户,大多是杨勃的朋友。这一天,一个叫"meipang"的人,成为豆瓣真正意义上首个注册用户。尽管,那时在百度、GOOGLE上还搜索不到豆瓣,"这个可能是误打误撞闯进来的人,在豆瓣进行了注册,成为第一个光顾我们的用户。不过,他什么事情都没干,而且至今也没有再回来过。"杨勃笑着告诉记者。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没有任何推广,在搜索引擎中也找不到的豆瓣,短短几个月后,注册用户却达到了5万,其中包括香港、台湾甚至海外的用户,日点击量超过20万。

  "博客是我们最早的传播方式:豆瓣的早期用户可能是一些写博客的人,他们使用过豆瓣后,在自己的博客中提到这样一个网站,他们的博友在看到博客后便会来豆瓣逛逛,于是,又有人在博客中提到了豆瓣。"通过博客的相传,豆瓣几乎完全靠用户自己拉动,"用户的增长是一条光滑的指数曲线。"物理学博士的杨勃向记者形容豆瓣的壮大。目前豆瓣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了17万。

  豆瓣的用户大多是些品味独特的"小众"网民。他们谈论的书籍、电影,在主流的媒体上很难看到,在各大书店的排行榜上也不会出现他们喜欢的书。"每个人口味不一样,豆瓣是帮助你去发现。"豆瓣的创始人杨勃说。

  一半是网页 一半是用户

  同大多数Web2.0的网站一样,豆瓣的内容提供是来自用户,书评、影评或乐评是豆瓣的最主要内容。但不同于传统的媒介书评,豆瓣的原则是没有主编,没有网络编辑,所有人都平等。这里所有的内容、分类、筛选、排序都由成员产生和决定,完全是自动的,杨勃说,比如你给评论一个"有用",它的排位就会自动上升。

  豆瓣的针对性非常强,就每一本书、一部电影、一张唱片来展开内容,所以很多豆瓣的用户会有这样的体验:在豆瓣上搜索一本并不热门的图书,然后惊奇地发现--竟然还有人也在看这本书!于是各种有非主流爱好的人群就容易在豆瓣上找到属于适合自己的空间。

  Frankel 是豆瓣的用户,他在一篇评论中写道:"豆瓣有个功能,叫做'豆瓣给我的个人推荐',我曾经随便点了一下,总共推荐了30多项,居然有3项猜对了。一本是《丑陋的中国人》;一本是《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最后是电影《孔雀》,这是我现在唯一保存在电脑上的完整的电影,时不时地会打开看看……看这个推荐列表的过程,就像我在和豆瓣决斗,如果说猜中的前面两本书还只能算是被卸了铠甲、夺走了利剑,那这最后一剑就是被击中了命门,就此沦为豆瓣王国的子民。"

  在豆瓣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我们非常重视用户的体验,"杨勃说。"豆瓣要站在用户这边考虑问题, 从推荐、读评论、购买比价到之后的感受沟通、收藏或者转让,只要是用户体验过程里需要的,豆瓣就会考虑去做。"

  杨勃在豆瓣里添加了跳蚤市场,为用户提供了二手书、二手碟交换的功能。因为很多书、碟都不再版了,但是很多人还想收藏,就给豆瓣用户提供一个通道。"网页只是一半,另一半是用户。"他说,"别人如果想拷贝豆瓣的模式,拷走的仅仅是一个网页,用户积累的过程是很难复制的。"

  寻找眼光长远的投资者

  有人觉得豆瓣是一个阳春白雪的产物,一本冷门的书或一部很少人所知的电影本身受众有限,就这些小众市场很难产生商业价值。但是,豆瓣从一开始就是少数几个能营收平衡的SNS网站之一。

  豆瓣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和购物网站的合作。在豆瓣网提供的服务中,产品比价是相当重要的部分。每次有用户通过豆瓣网上的链接进入当当、卓越这样的大型网上商城购物,双方就会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这些收入,足够支撑豆瓣网的日常运转,所以杨勃目前还不急着找风险投资。

  "豆瓣最核心的价值是帮助用户发现对他们有价值的产品、服务或者是人。" 杨勃认为,"我们发现,很多豆瓣的老用户,往往会在他看一本书、选一张碟时,回豆瓣来看一下关于这本书或碟的相关评论,豆瓣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个工具。"

  对于一些书的作者来说,通过豆瓣他们可以与读者形成很好的互动,就有书的作者在豆瓣上为自己的书写评论。杨勃说,"只要豆瓣对一部分人'有用',那豆瓣就是有价值的,而且小众虽小,但加在一起数目也是很庞大的。"

  "现在我们对待风险投资的态度是欢迎的,但是我希望是一个眼光比较长远,能够超越短期的盈利模式,看到豆瓣长久价值的投资者。"杨勃告诉记者。


本文由豆瓣用户“缓缓”于2008-10-16 19:20:52发布于豆瓣网。
原文链接:https://www.douban.com/note/19899131/
用户链接:https://www.douban.com/people/little-thing/

最后修改:2023 年 02 月 05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